计量校准:通常各种报警都是由同一个实验室检测的,所以在检测工作中需要熟悉每种气体参考物质的特性,合理安排实验室,以保证被测气体报警的准确性,保证自身的安全。
一、计量校准:参考材料的选择
对于检定校准实验室来说,标准物质的正确选择是其使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,正确选择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。因此,在选择参考资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:一是形式选择。由于参比物质可以是单一的或混合的气体、液体或固体,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用途选择不同形式的参比物质;二、年级选择。标准物质的准确度越高,不确定度越小。因此,有必要坚持标准物质的适用原则,并根据材料校准和验证所需的准确度水平进行选择。当二级标准物质固定,标准方法评价时,对准确度要求较高。这个时候要选择参考资料,这是一个常见的选择。当检定校准精度不高时,也可选用二级参考物质。
二、计量校准:参考材料的采购
计量校准主管部门批准、颁布和授权的标准物质的选择。当国内标准材料确实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,也可以考虑进口标准材料。在购买时,可以根据实验方法的需要提出购买申请,也可以由参考资料保管人根据库存情况提出购买申请。同时,确认采购批次参考材料的有效期,避免使用过期的参考材料。标准材料有“使用寿命”,经相关人员审核后购买。收集有关标准物质生产和配送单位的信息,对供应商进行评估,建立标准物质供应商名单。
三、计量校准:参考材料的验收
采购的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由负责人和使用部门进行检查、验收和登记,并填写《标准物质验收记录》。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、编号、批号、数量、品种是否符合采购要求,标识是否清晰完整,是否有证书,是否在证书声明有效期内等。此外,还需要通过观察来检查外观和包装,如安瓿中的溶液是否有沉淀、变色、分层等异常现象。
四、计量校准:参考物质的文件设置
实验室使用的参考材料应建立专门的档案。参考资料档案应涵盖参考资料的基本信息,通常包括以下内容:
①是参考资料的名称、生产地和生产者名称;
②化学物理性质;
③生产日期、固定价值日期和发布日期、有效期和无效期;
④生产批号、样品编号和合格证编号;
⑤定值程序;
⑥标准物质的特征值及其不确定度;
⑦追溯基本单位的相关信息,标识;
⑧符合规范的验证记录;
⑨存放地点;
⑩清点数量(每次采购的数量或库存)、采购日期和验收记录;使用和接收记录;有效期届满后对设备的任何损坏、处理和记录等。